自從上個月家中的7.5尺大缸進新紅龍後 " 白缸下的紅龍 ~ 原來也可以這麼紅 ~ 動人ㄚ! ". 四尺缸之前混養的紅龍因體積龐大也不適合養在小缸 ~ 所以也撤出後. 四尺缸一直不知要養啥. 沒想到 ~ 嗚嗚 ~ 沒想到 ~ 朋友得知我的缸淨空. 居然開口要割愛這隻過背給偶 ~ 哇! 淚流滿面了.
這龍其實我一直看著它成長滴! 當初朋友想買過背金龍時 ~ 就找我一起去水館挑選. 再跑了幾家我都不是很滿意後 ~ 去年的某一天 ~ 跟朋友閒閒沒事晃到進口商後. 就一隻隻慢慢欣賞 ~ 但都覺得沒另我感受到驚豔. 這時店長走到被布遮蔽住的一缸後 ~ 說這隻隔天就要外銷出去. 講完後打開給我們看! 天ㄚ!
看到的第一眼就讓人感動到. 當時的龍才二十多公分大. 可那鱗跟底已經讓我一直佇足捨不得離開! 朋友問我這隻好看 ~ 我說: 會讓人感動的一尾龍. 朋友也不太懂 ~ 相信偶的判斷! 於是問店長可否出售. 就這樣子 ~ 這尾龍於去年入住朋友家. 也因此 ~ 讓我每隔幾個月都會跑去瞄個幾眼 ~ 一直看著它慢慢成長茁壯.
一年又一個月 ~ 新年期間 ~ 朋友知我缸空後 ~ 突然說不想養了. 當時聽的一直念他這麼優的龍都不懂得去欣賞! 後來才知原來是刻意割愛給偶這魚癡! 嗚! 內心好溫暖喔! 朋友: 有時真不需多說什麼 ~
就這樣子原本的四尺缸擠到爆的三隻紅龍 ~ 看了也不忍心給撤了
把這跟我超有緣份的過背金龍請回家: 震撼ㄚ ~
原本養異型時把黑背景撤了後 ~ 三隻紅龍混養時 ~ 又給再用黑色珍珠板做背景! 現在給過背金 ~ 感覺很沉穩! 但暗了些!
於是進缸後沒幾天決定改用藍背景 ~ ㄚ! 魚跟缸的整體都感覺變得更明亮了許多! 好看!
這邊講一下個人覺得: 過背金龍養法 ~ 我覺得用白燈能讓金框更出色些! 但如能加個植物燈則能更誘發底色出色. 當然如能太陽光直接照設個每天兩小時 ~ 那會優到不行! 因我之前養的過背在大缸時就幾乎沒開過燈過 ~ 就直接靠陽光照個一個小時 ~ 三個月框全爬過!
因此這一缸我決定一樣用T8燈管: 一白燈. 一植物燈來養. 另過背金龍跟紅龍不一樣 ~ 其實不太需要長期燈照. 這一缸我設定每天開燈照個2個多小時!
遠看 ~ 真的好美! 金頭身 ~ 才一 歲 ~ 框已爬到最上層滿了.
這邊來順便說一下一般人的迷思: 很多魚友都愛養龍! 但都喜歡從小 ( 十多公分 ) 開始養起! 可我個人確喜歡抓大些的龍 ~ 就算從小抓也至少要大過20多公分以上 ( 25CM以上更佳 ). 原因無它 ~ 同一批進來的魚價錢一樣 ~ 售價也一樣! 可因龍太小時 ~ 有時有些小缺陷 ( 掉眼. 厚道等等 ) 會不易察覺或看的出來的. 因此龍魚越長大些 ~ 各地方的小缺陷就會越明顯 ~ 既然是一樣價 ~ 為何不抓大隻些? 所以在國外 ~ 一般大龍反而售價會比小龍高 ~ 因好與壞已一眼能看出. 且還花時間. 飼料. 水電幫您養到完美耶! 呵呵! 只有台灣越小越貴 ~ 大隻完美的反而沒人願意高價買 ~ 怪哉 ~ 呵呵!
過背金龍一般有再細分兩種: 一種全金粗框 ~ 另一種走底色細框. 我之前2種都養過! 這隻則屬走細框出底色的 ~ 也是我比較喜愛滴! 當初買時以 " 紫揚過背 " 購入.
如要選細框底色的過背金龍 ~ 一般會建議再挑選時 ~ 底色跟框要層次分明. 不要太濁互相牽扯. 如是的話 ~ 級數就會差些! 且日後長大的色澤也會濁霧. 各位在挑選時可以拿隻白燈管從魚缸旁側照去仔細看鱗底的層次與分明 ~ 看久了就會越來越會看囉!
之前朋友沒啥再顧 ~ 就養的很隨興! 到我這 ~ 一樣養的很隨興! 但顧的比較多些了 ~ 呵呵!
紫底的框色 " 紫揚過背 " ~ 真的越看越正.
冬天就以最便宜的冷凍蝦剪塊餵食!
背已爬滿了金框. 金頭則好像被朋友養到有點退! 看看我能否有辦法再讓他爬些回去! 呵呵!
小珠鱗的飽滿 ~ 極品ㄚ!
近照一張:
過背要養好 ~ 其實很簡單! 也就是大家常說的: 把水質顧好 ~ 魚自然會把最美的一面給呈現出來!
炸彈的頭型 ~ 好美!
把單眼相機的 ISO 調弱些 ~ 感覺那質感又有另一種不同的震撼感!
感動的內心讓我這一晚看了近三小時 ( 天ㄚ! 平常看都不超過五分鐘)
找了三隻六間坦魚來陪伴此龍. 因過背金龍跟六間坦魚都會再偏弱鹼的水質裡表現完美的色澤.
八年多前就愛上的薩伊 ~ 養了幾年後因故撤了沒養 ( 嗚! 都是魟魚害滴! 哈哈! ). 之前的最愛現在再重回懷抱 ~ 內心充滿了感謝!
以前跟現在喜歡上就是因為它們的色澤 ~ 白線條下其實是篇籃底滴! 帶點自然的微凸頭 ~ 哈! 好險偶沒掉髮 ~ 呵呵!
長越大 ~ 尾鰭也會拖的越長越美! 之前養最大的三十來公分 ~ 那才美! 這幾隻要再給一陣子會表現越來越好看!
泥看看 ~ 那白線條中帶著偏藍的光澤 ~ 拖著長長的尾鰭 ~ 優ㄚ!
之前也是四尺缸但養了9隻 ~ 沒混養! 現在養三隻 ~ 已經夠舒服囉!
當初要進此過背金龍時 ~ 順便把濾材全給換了. 沒法 ~ 前陣子好友突然送了一袋說買了太多用不到 ~ 哈! 真奇怪 ~ 身邊一直有著一堆對我超好的好朋友! 感動!
白棉一樣維持三層. 除了第一層因雨淋管的關係 ~ 使用一片半! 下面兩層每一盒各用兩片白棉. 這邊來順道說一下 ~
白棉第一層大多是用來阻檔馬達把魚缸裡餵食所產生的殘餌. 或魚的便便給吸上來後的第一道阻檔區. 所以這一層我通常髒了就換. 但因如太常換會有點浪費! 所以我都會把此層的白棉使用前先對撕兩半後. 共鋪上三個半片上去. 髒時就先扔棄半片 ~ 再補半片再舊的下面.
而下面2.3層的白棉除了可以阻檔更細小的雜質滲透外 ~ 也可以同時培養菌. 而這些菌則能分解水中的有機物: 包含殘餌. 便便等. 所以棉越多層 ~ 除了越能做分解動作外 ~ 越下面的則可以同時兼做培養另一種菌 " 硝化菌 ". 因此當此區的棉如色澤開始變灰色時 ~ 則代表著白棉即將被這些菌給飽和了. 如再不換就會慢慢變黑 ~ 那就容易讓過濾系統崩解.
因此上面的白棉如越多層 ~ 下面的濾材則越能保持乾淨及進行最佳化的培菌動作. 而這菌則是把水中的氨或亞硝酸分解 ( 這在水中是有毒物質 ). 再把無毒的好水回到魚缸裡.
白棉區第一層: 一般我都會在白棉上再放上有孔細的檔水板 ~ 因雨淋管出來的水量比較強 ~ 且只集中在管線水出來的地方 ~ 這樣子一直沖白棉同一個地方 ~ 容易讓那一區變髒後 ~ 其他地方則非常的乾淨. 且時間一久 ~ 水一直沖同一個點 ~ 髒的雜質就容易滲透下去. 因此放這除了可以讓白棉整片可以完全使用到(更省)外 ~ 也可以讓髒的雜質均勻分散下去!
這個月幾乎天天在幫裝潢店的林老闆做苦工(改天完工整理後再PO). 剛好有魚友拜託 ~ 手邊剛好有工具幫忙裁切. 魚友是買現成的滴流盒後交給我!
只要有工具 ~ 就超簡單滴 ~ 哈! 直接用電動切刀把四面裁切掉只留那底面有孔細的就可以了.
趁著做苦工時 ~ 自己來動手.
就這樣子完工囉!
朋友一次要六片 ~ 哈! 短短幾分鐘 ~ 搞定.
我自己的也是一樣用這 ~ 只是這孔細是早期的滴流盒的款式 ~ 感覺我的好像比較好用耶 ~ 哈哈哈!
因髒的雜質分佈著超均勻滴! 呵呵!
四尺缸養這幾隻 ~ 應該可以養的很快樂了.
如使用上部過濾時 ~ 第一層一定會附上蓋子. 我通常都會把孔給用膠帶封住. 因時間一久 ~ 白棉如沒換 ~ 很容易引來小蟲跑進去孵卵滴.
越沒被雜質附著的濾材越能進行最佳化的培菌. 當您看到濾材上如有一堆雜質附著 ~ 那代表您上層阻檔做的不夠完善. 這樣子濾材使用時間會大大減短.
濾材區最好不要被光照到. 可以用書店賣的珍珠板檔住就可以. 不然我是用之前林老闆裝潢時 ~ 廁所做天花板裁切剩下的 ~ 被我拿來檔 ~ 也蠻好看滴 ~ 哈哈哈!
越看越舒服 ~ 哈! 自我感覺良好 ~ 呵呵! 真的好感謝身邊一堆好朋友. 不管各行各業 ~ 感動! 這一缸的硬體幾乎是幾位好朋友贊助硬送滴!
再照個幾張 ~ 好優! 炸彈頭. 無掉眼. 無厚道.
這邊再小小建議: 如龍一歲半至兩歲內屬小龍. 如有些小缺陷這時會較容易校正回來. 等變中龍或大龍後 ~ 基本上已定型要校正已不可能了.
因此一般幼龍時會建議餵食的餌最好剪成龍能一口吞的餌 ~ 不需要太大讓龍一直咀嚼. 因咀嚼越用力 ~ 下顎就越出用力 ~ 如有點小厚道的龍越大會越明顯.
如幼龍時有發現眼睛下緣有點內陷 ~ 將來長大就容易掉眼. 會建議小龍養時忍一下 ~ 四週封缸. 只留上缸蓋透明玻璃 ~ 固定餵食 ~ 讓龍去習慣往上看著等待食物. 用此方式來校正龍眼再習慣往上看. 缸內不要有活餌讓魚往下看. 不然就要學國外把龍扔到自然環境裡讓陽光自然照射. 半年後校正回來且習慣後就不易掉眼了!
總之一歲內的龍去做校正是最有機會且容易校正小缺陷滴! 不然真的會建議挑龍時 ~ 盡量挑大 SIZE 些已看的出且確定的魚.
2天餵食一次 ~ 哈! 剛來是餓了三天再餵食一塊. 現在只要一走進龍就自動靠過來 ~ 呵呵!
2隻一紅一金 ~ 我心目中的夢幻龍 ~ 加上之前最愛的坦魚 ~ 收集完成.
留言列表